首页 > 总领馆动态
梁才德总领事发表署名文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解决当今世界难题的人间正道》
2021-12-02 17:32

12月1-2日,梁才德总领事在《每日快报》《婆罗洲邮报》《星洲日报》《华侨日报》《亚洲时报》《诗华日报》等马来西亚和沙巴州主流英、中文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解决当今世界难题的人间正道》(解读习近平外交思想系列之一),向领区各界深入解读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望中马友好和中沙合作的光明前景。全文如下: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地球村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即使是最遥远的地方,如果乘坐飞机,二十四小时也可以到达。

但是,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少数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经济民生造成重创。国际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各国利益,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崇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愿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一个政治家、战略家的责任担当和远见卓识,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规律,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提出了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不仅是回答和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也是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的人间正道,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家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各国历史、文化、制度虽然不同,但都应该彼此和谐相处、平等相待,都应该互尊互鉴、相互学习,摒弃一切傲慢和偏见。各国应该超越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界限,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共同发展。

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协调行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突袭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诫世人,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任何自私自利、嫁祸他人、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做法,不仅会对本国和本国人民造成伤害,而且会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伤害。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已不符合时代要求。

习近平主席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只要国际社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走团结合作之路,世界各国人民就一定能够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习近平主席还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多次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治理层面,提出了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倡议;在地区层面,提出了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以及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等倡议;在双边层面,同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许多国家领导人深入沟通,凝聚共识,倡导中国同各有关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多次被写入联合国、上合组织等多边决议或宣言,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正在逐渐成为全球性共识。可以说,凡是不抱有政治偏见的国家与国际组织,都接受这一理念。

二、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遵循一系列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一要坚持主权平等、对话协调。主权平等是数百年来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准则,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对话协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各国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不搞唯我独尊、强买强卖的霸道。任何国家都不能随意发动战争,不能破坏国际法治。

二要坚持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各国应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繁荣,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

三要坚持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 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三、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路径

在复杂变幻的国际关系中,各国应如何相处,应遵循什么样的准则,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这一直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主席在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同时,开创性地提出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目标和方向,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前提和路径,是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道路、创造条件。

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就是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世界的命运应该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极端利己主义,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唯我独尊、搞霸权霸凌的行径,都是根本行不通的。

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结束语

中国是世界之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同世界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与马来西亚始终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两国各领域合作逆势上扬,战略互信日益加深,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人民友谊更加牢固。去年中马作为缔约国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呼之欲出。刚刚举行的中国—东盟峰会将中国东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倡议中国东盟共建和平家园、安宁家园、繁荣家园、美丽家园、友好家园,朝着更为密切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出新的步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马关系及中沙合作面临新的重要发展机遇。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进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力量,共同开创中马友好及中沙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